查看原文
其他

让孩子在家自学6年后,我才明白重要的只有这3件事

许惠珺 少年商学院 2022-06-09
文丨许惠珺
著有《在家自学的四个孩子》一书
我们已获其授权

学院君说: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,从春节假期到现在,全国绝大多数的孩子现在还只能在家,开学时间一延再延,坊间很多家长都在议论三月份可能开不了学,也许四月,甚至要更晚…
全国各地学校纷纷为了应对孩子的网络课程,让孩子在家“停课不停学”,而这越来越多的高知妈妈意识到孩子在家学习的重要性,在家学习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,所以今天我们分享一个带着孩子在家学习了六年的台湾妈妈的案例,里面有些方法可以借鉴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。

六年前,先生决定让即将升上小三的老大在家自学。当时我对自学尚无清楚概念,甚至有疑虑:想要找到好工作,没学位文凭行吗?我也有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。

(孩子在家自学)

我们家四个孩子都在家自学,按照学校的编制,各是八年级、六年级、四年级、三年级,老师是爸爸,我这个做妈的,只需专心料理家务,不需插手。对于在家自学,我算是扮演旁观者的角色。虽是旁观者,感触却深。

孩子在家自学这六年来,我们不断摸索适合的自学教材与方式,一路跌跌撞撞,不断从错误和失败的经验中学习,与孩子之间更是教学相长。六年的时间不算短,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,我对自学,也从起初的怀疑,到现在的笃信不移。

没学位文凭不可怕
可怕的是缺乏自学能力

我从小就是个适应教育体制的孩子,能够自动自发念书,对成绩有荣誉感,课业表现优异。虽然在云林乡下读国小国中,高中却能一举考上北一女,让父母和学校很有面子。高中毕业后,顺利考上国立交通大学的电脑工程学系,后来又到美国留学,拿到电脑硕士。


求学过程这样顺利,又拥有学位文凭,我却自认是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受害者。

台湾的教育体制,擅长培养会考试的学生。我从国小、国中到高中,一路追求分数,以为人生在世,分数最重要,考上好学校最重要。我丢弃课业外的一切,专心把自己变成一台会考试的机器。

等到终于考上好大学,目标达成,才突然发现接下来没有奋斗的目标,人生不再有意义。这是传统教育体制对我的第一个伤害。

第二个伤害是──错过发展兴趣和家务能力的机会。我从小只顾着读书,没有心思培养任何才艺或兴趣,钢琴学没多久就放弃,合唱团也参加没多久就放弃,连毕业旅行都没参加过,只为了多腾出时间念书。

长大后,学位是拿到了,却也成了一个乏善可陈的人,只有满脑子呆板的知识。更惨的是,因为我在校成绩好,父母为了保护我唸书的时间,不让我帮忙做家务,使得我连基本的家务能力都不具备。直到要结婚了,还不会做饭,母亲才开始担心,我将如何为人妻、为人母?


传统教育体制对我的第三个伤害是——扼杀自学的能力。我太习惯填鸭教育,太习惯死记死背的学习方式,因此,长大后不管想要学什么,都因为大脑的学习模式已经僵化,导致学习路上困难重重。因为困难,就容易挫折,挫折太多,就容易放弃,渐渐的,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,不再有学习新事物的动力。

第四个伤害是——拦阻我对擅长事物的发展。我从小最喜欢、最擅长的学科是语文、英文和数学。在我成长的年代,数学好的人,不会选读文科,因为社会灌输给父母的观念是:“数学成绩好,应该学理工,不要学文,将来才找得到好工作。”

一切选择和决定,都是以将来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为依据,天分和兴趣并不重要。当时我脑中虽然曾经闪过读英文系的念头,却不敢违背社会和父母的期待勇敢选读文科。

考上大学后,才发现大事不妙——我一点都不喜欢电脑!硬着头皮读完四年大学,毕业后在电脑公司工作两年,表现平庸。当时以为继续深造会有帮助,就出国读研究所。读完后,再度进入电脑行业时,仍发觉自己对电脑毫无兴趣。

经过痛苦的挣扎,我终于下定决心离开电脑行业。父母对我的决定极为失望,但我实在无法再强迫自己做不喜欢、也不擅长的工作。

感谢上帝为我开路,我后来很奇妙的走上翻译之路。在翻译工作中,我获得无比的肯定和乐趣,生平第一次发现,原来人可以乐在工作,可以享受工作,原来工作不见得要很痛苦。



我渐渐醒悟到,追求学历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,人若有工作实力,就算没有大学文凭,还是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。自古至今,这都是不变的事实。

我的丈夫,八岁开始自己在家玩电脑、写程式,等到高中毕业时,早已成为电脑高手。因为有工作实力,不必靠文凭加持,就有电脑公司愿意高薪聘用他。

而我的翻译能力,也是通过自学和前辈的指点而来,从未在学校受过正式的训练。当年改行做翻译工作,我那张电脑硕士文凭完全帮不上忙。后来长期为出版社和电视台翻译书籍和节目,他们看上的是我的翻译实力,而不是一纸文凭。

经过20年的翻译笔耕,文字能力不断精益求精,我又发掘自己喜爱写作,这些年陆续写了三本经验分享书。求学时代,我喜爱语文与英文,却碍于社会与父母的期待,加上自己也被洗脑,不敢选读文组。如今人生走了一大圈,还是回到上帝赋予我的天分上—文字工作。


我从前对在家自学的疑虑,如今终于豁然开朗。父母若能看清学位文凭的迷思,鼓起勇气带领孩子走出传统教育体制,选择在家自学,孩子反而更有机会成为佼佼者。这是因为在家自学不受限于体制的框架,孩子能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心力,拿来发展自己最擅长的才干。凭心而论,古今中外有多少功成名就的人,确实是拜学校教育所赐?

我亲身体验到,学位文凭,并非必要。真正必要的是——工作实力。然而,培养工作实力的最佳场所在哪里呢?

在家里。

必学的,只有三项

我们家四个孩子的自学,是由先生全权负责,他对教学有想法,也有兴趣。对他来说,能够把教育理念贯彻在自己孩子身上,是很宝贵的机会和经验。

经过这六年来对自学教育的研究、摸索和体验,他有感而发的说:“受教育,真正必学的,其实只有三项──阅读、书写、算术。他说,只要能充分掌握这三项学习,就足够好好过一生了。

这话我第一次听到时,吓一大跳,心想:如果人生只需要学习这些就够用,我念那么多年书,不是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?



但是继而一想,确实没错。从小学到高中,我花了整整12年在学校学习。但是,当我长大成人,嫁作人妇,开始养育儿女之后,学校教我的这些,99%派不上用场!

我天天需要用到的,确实只有阅读能力、书写能力和算术能力。这个觉悟,太让我惊讶了。

在这三项必学的知识中,阅读能力可说是最重要的,因为只要阅读理解能力强,这世上浩瀚的资讯就能任意取用,套句英文的说法:The sky is the limit(无可限量)。阅读能力,可以带领人进入无穷的知识宝库,一切学习,都可以透过阅读自学。

很多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好,学习能力不佳,很可能是因为阅读能力不好。我们家老二曾在学校读过一个学期,她的母语是英文,当时中文程度低。最近她才告诉我们,她上课时都是鸭子听雷,考试时,考卷上的试题也看不懂。难怪她的分数总是惨不忍睹,根本都是乱写。我跟她开玩笑说,干脆都用猜的,也许分数还比较高。


我们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,有几个做法:一是打好识字的基础;二是提供有趣好看的书;三是家中有阅读的气氛。

识字的基础,若是学中文,就要把注音符号学好;若是学英文,就要把自然发音学好。孩子刚开始学习阅读时,我们会找一些内容好的绘本和漫画书,引起孩子看书的兴趣。

父母若是喜欢阅读,家中有阅读的气氛,孩子自然而然也会爱上阅读。有些孩子太爱阅读,整天埋首书堆,父母反而担心孩子会近视,不时的要赶孩子出去户外玩呢。

第二项必学的,是书写能力。书写能力很重要,因为这是一个表达和沟通的工具,自我表达、与人沟通、记录等等,都需要书写能力。

学习书写,首先是学写字。字体要写得多工整、多漂亮,是由父母的期待来决定。有些孩子花了很多时间、下了很多工夫之后,能够写出漂亮工整的字体,但有些孩子不行,这也和孩子的天分有关。

先生的要求标准是,字迹能看懂就好,因为写出漂亮的字需要花很多时间。假如要花100个小时才能练出漂亮的字,他宁愿孩子花少一点时间练字,省下的时间拿去学习更重要的功课。基本上,要花多少时间练字,是依据父母对学习优先顺序的看法。


我们家孩子是先学英文,刚开始练习写作的阶段,先生不会纠正拼错的字,因为他认为最重要的,是孩子能不能学会表达。在这个阶段,能够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写出来,会比英文字母拼对,或是把中文字写工整,来得重要。

会写字之后,就多给孩子机会练习写作。写作能力的培养,秘诀无他,就是多写。但是刚开始不用写很多,一小段也可以,重要的是,持续给孩子机会写作。

过去两年来,我们家的孩子,自己找出一个很好的书写表达方式,很有意思。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,我和先生很喜欢看大陆剧,尤其是民国以前描述各个朝代的历史剧。我们挑选电视剧的标准是内容好、演技好、中文也好。过去十年来,我们看了快30出,也因此,美籍先生的中文程度进步神速,不时可以脱口说出中文成语。

两年前,我们开始让孩子跟我们一起看,这成了全家爱做的一件事。无心插柳的一件事,后来成了珍贵的家庭时间。跟孩子一起看电视剧有一个很大的优点,就是随时可以针对内容来引导孩子,若有不合适的画面,可以跳过;若有令孩子困惑的情节,可以立刻解说。结果孩子在看了两年之后,中文能力大大提升,也大略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些背景。


在清剧里,常会看见朝廷官员上奏折的场景。这招,被孩子学了下来。孩子在遭受委屈或是心情不好时,会把心里话写成一份“奏折”,拿给父母。很意外的,这个做法竟大大拉近了亲子之间的关系。

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开口表达心情,这时,书面文字的表达,成了他们抒发的管道。每次阅读孩子表达心情的奏折,看见那稚嫩的字体,充满童真的文字,有时还配上可爱的插画,心头都好温暖。

每个孩子的特质都不相同,如何引导孩子写作,没有公式可以套用,父母需要运用巧思。只要父母不操之过急,很多机会就会自然出现,可以藉机一步步找到适合孩子练习书写的方式。

第三项必学的,是算术能力,也就是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能力。

对这点,我有很深的感触。从小学、国中到高中,我上了12年的数学课,但是长大后,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数学,就只是加减乘除的算术而已。买卖东西、记帐,生活中大概只有这些事用得上数学(算术)。只要加减乘除可以运算自如,会背九九乘法表,甚至会背20以下数字的加法和乘法,应付生活就绰绰有余了。


有很多孩子的天分和兴趣不在数学,但是12年义务教育要求每个孩子必须上相同的数学课程。跟不上的孩子,一方面浪费了许多时间学习,二方面因为怎样学也学不好,自信心受到打击。

假如,一个没有数学天分的孩子,只需要好好学习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,把学习其他数学课的时间,拿来学习有天分和兴趣的事,成效该有多好!

这正是促成我们在家自学的主因——先帮助孩子精通这必学的三项,然后,再按着个别的天分和兴趣,给予量身打造的学习内容。这样,就不会浪费时间在永远学不好、也用不到的课程上,自信心也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打击。


张艺谋有一部电影叫《我的父亲母亲》。电影中描述的这位父亲,是个小学老师,他热爱教学,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待。这个老师总会在小一生开学时,教他们背一首诗,叫《识字歌》。我很喜欢这首诗,它恰如其分的指出,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是——能读、能写、能算,以及良好的品格。




福利限时领取 | 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,添加少年商学院老师微信,每周可领取书单影单及纪录片资源,以及孩子国际化教育与成长规划的专属学习资源,进群更可每月享教育公开课。本周资源分享:「给孩子的人物传记电影」,每位人物对应一种职业,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。每日限额100人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